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架构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相对独立运行的非法人实体机构,采用实体化运行模式,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人事和人才培养权;是汇聚电动车辆领域优势力量,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组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开展交叉性研究和尖端人才培养的研究机构。

协同创新中心采用理事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心组织机构如图所示。理事会是中心最高决策机构,管理委员会是中心运行管理机构,服务与管理办公室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管理委员会负责,服务与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性事务,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学术和科研领域指导和协调。在管理委员会下按照电动车辆整车、关键部件和运营系统,根据现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划分为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清洁能源与动力、高效驱动与传动、车-电-网耦合与管理等4个科研领域。

管理委员会由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4名共7名成员构成。中心主任兼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分别负责服务与管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科学技术委员会日常事务,委员由4个科研领域科学家构成,分别负责1个科研领域。
 
  协同创新中心以创新为驱动和市场需求为牵引,开展电动车辆设计理论与动力学控制理论研究。以整车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为牵引,开展驱动(电机系统)、传动、动力源(动力电池系统、发动机、燃料电池)等关键部件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开发工作。同时,以电动车辆的安全、可靠、高效、便捷应用为目标,开展电动车辆系统应用与管理科学研究。整车、关键部件、应用理论互为前提和支撑,以整车功能完善、性能提升、参数优化为目标,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工作。作为协同创新中心“人”、“物”共享的集成体和载体,电动车辆大数据协同平台汇聚整车及关键部件设计开发以及车辆运行应用的各类数据库,实现智慧型大数据协同管理,支撑各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各研究领域根据科研需要设立若干研究方向,现阶段的科研方向设定如图4所示。每个研究方向设学术带头人(PI,可由领域科学家兼任) 1-2名,研究员、助理科研人员若干名。目前创新中心PI汇聚了以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入选者等为代表的中青年学术骨干1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