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星辰大海!


——北京理工大学“拓天”小记

(北京工业学院研制中国首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东方-1号”发射瞬间)

  1958年9月8日下午两点,河北宣化,“点火”令下,伴随轰鸣巨响,代号为“东方-1号”、载荷25千克的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喷射着长长尾焰,直达天际,在那100公里高空的起点,北京理工大学吹响了飞向宇宙深空的号角:你好,星辰大海!

(北京工业学院研制大型天象仪,并登上1959年首期《人民画报》封面)

  同年,望眼苍茫宇宙,北理工师生豪情满怀地打出“踏破千重山、闯过万道关、立下青云志、造出人造天”的标语,研制出中国首台大型天象仪,将璀璨星空带回地面,并发出了“我们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的雄音伟志。

服务国家,优势学科为国家战略提供坚强支持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叩响航天事业大门。几经风雨,在改革开放时期,终于将载人航天工程起点镌刻在录,航天事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北京理工大学自1940年创校至今,始终将服务国家、复兴民族是作为不变的追求和使命。在中国向深空奋进的伟大征程中,又怎能缺少北理工的身影。

  发挥优势学科作用,服务中国航天事业,北理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11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217公里高空精准“一吻”,北理工信息与电子学院雷达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为其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多普勒频率——相位差测量技术,是北理工将无线电矢量脱靶量测量领域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空间合作目标的高精度相对定位测量新领域,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从“神八”开始的“天神”对接,直至“天舟”三吻“天宫”,北理工空间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技术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器交会对接的“标配”。

(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塔及底部导流槽)

  当一枚枚火箭腾空而起,北理工编织的“火焰尾翼”是那么的绚丽夺目。2016年 11月3日,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天总体技术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在此次火箭发射任务中,北理工宇航学院发射气体动力学课题组用“火中浇水”的大胆创新,圆满完成导流槽研制保障任务,为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导流槽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项目关键技术攻关书写了漂亮的答卷,成为我国火箭发射场导流槽研制最权威的技术团队。

(可见光图片压缩处理器和红外图像采编压缩处理器-助推火箭分离后图像)

  当火箭冲出地球,离开我们的视线,那双北理工“天眼”便发挥了它重要的作用。由北理工机电学院航天测控实验室研发的箭上可见光图像压缩处理器和箭上红外图像采编压缩处理器,实现了对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发动机温度监测等运载火箭飞行状态视频图像的实时采编、压缩和处理,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太空画面记录在案,传回地面,为航天工程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信息支持。

  除此之外,学校力学学科在2012年就获得了我国航天器力学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并形成了研究优势,所开展的大型空间结构展开动力学建模与分析、高温环境下热防护结构设计、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技术、火箭储液箱液面晃动分析与测试技术等研究迅速提升了我国新型航天器和未来航天器的结构设计水平,解决了航天工程中若干重要技术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固体推进领域,学校研制的含能材料CL-20,作为我国在研的能量最高的固体推进剂的主氧化剂,直接实现了我国固体火箭推进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对航天动力研究领域的耀眼贡献。​

创新发展,搭乘航天之翼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发挥优势,保障国家战略,北理工使命必达。而参与中国航天工程,也为学校新兴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2011年,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成功为探月工程的第二颗卫星“嫦娥二号”探测器规划轨迹,使之成功飞跃了名为“战神”的图塔蒂斯小行星,从而完成中国对小天体的首次近距离探测,实现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多个“零”的突破。由此,“北理工轨迹”成为中国深空探测中的重要品牌,并在浩瀚宇宙中继续书写更为精彩的“中国轨迹”。

  然而,壮阔星辰中那一道闪亮的“北理工轨迹”,并非一簇而就,这期中饱含学校瞄准国家航天发展战略,结合传统优势,将“拓天”作为学科特色发展战略之一的深远思路,从而凭借国家“飞天之翼”,培养出一批极具活力和良好前景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神舟八号”搭载北理工“微流控芯片基因扩增装置”)

  具有代表性的生命学院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充分利用重大项目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创新融合,在全新的学科领域中形成特色优势,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影响。2011年11月,由北京理工大学作为总体牵头单位设计制造的“微流控芯片基因扩增装置”,伴随“神八”飞船遨游太空,同时实现了北理工实验装置载荷登入太空、中国微流控芯片太空应用技术、中国在空间环境下开展基因实验等三项“零的突破”,并实现在轨检测。自此,北理工发挥理工融合优势,在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大踏步坚定前行。

  2016年6月,伴随“长征七号”大推力运载火箭首飞,北京理工大学一项聚焦空间环境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科学载荷再次飞天。此项载荷源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相比于四年半前的自主探索,此时北理工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家和业界的普遍肯定。2017年4月20日发射成功的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上,北理工载荷再次“飞跃太空”,这项完全由北理工团队自主研发,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创新载荷装置将在地面飞控干预下自主完成多细胞多腔室细胞共培养和在轨在线分析检测任务。该装置形成多项原始创新成果,有关专家对于这个代表空间生命科学载荷最新水平的仪器装置的创新性以及研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科研路上,北理工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真正实现了生命、信息、机械和控制等学科的高度融合。

(北理工研制中国首套登入太空的VR眼镜)

  2016年11月,中国航天员完成了历时33天的“太空之旅”,实现了首次中期在轨驻留,在这项载人航天工程中,一副“北理工眼镜”把地球上已经火热的VR(虚拟现实)带入太空,开拓中国“空间VR时代”,这也正是北理工一场理工融合的结晶。这套学名为“心理舒缓组件”的空间载荷,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北京理工大学携手研发,生命学院和光电学院组建的科研团队,根据航天员在轨心理舒缓方案,按照航天载荷标准打造出中国首套登陆太空的VR设备,为航天员在轨驻留舒缓心理压力,保障航天科研探索任务的顺利完成。

(北理工研制在轨维修机械臂操作终端系统)

  2016年10月,北理工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历经三年研制的机器人双目视觉精确引导系统,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任务中,为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机器人系统提供了精准运动引导,顺利和准确地完成了各项科学试验。

  值得一提是,当我们聚焦理工学科在航天事业中高歌猛进之际,北理工空间法所聚焦空间法研究,经过多年的勤奋耕耘,在国际舞台频频亮相,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空间法研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北理工逐梦飞天的历程中,成果不断,影响渐成。

  在学校整体战略设计和积极推动下,北京理工大学在积极参与中国航天伟大发展战略过程中,理工深度融合,工理管文协调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在传统学科优势的土壤上,孕育累累硕果。

不忘使命,在浩瀚宇宙拱卫国家安全

  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探索未知的宇宙空间,不仅是人类科学发展极其重要的领域,也同样关乎到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宇宙空间的有利位置,就能够占据未来几个世纪的战略制高点,而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个关键突破背后,都蕴含着极强的国防力量。航天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实力和军工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强大国家、复兴民族的伟大征程上中,在这一战略支柱中决不能落后。

  自诞生之日起,北理工便抱有救亡民族、挽救国家的初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北理工始终以强大国家、复兴民族为使命;“延安根、军工魂”始终是北理工的精神文化内核。在浩瀚星海中,又怎能缺少北理工矢志军工的高远志向!

  北理工的“拓天”小记,就如同面对璀璨星空,壮美铺面而来,却又无法一一道来。在中国走向深空的历程中,北理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保卫国家的誓言写在宇宙苍穹,研制了如第一部星载空间目标测量雷达、我国第一个光学星上实时处理器等一大批“中国第一”,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有效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当然,还有许多无法言说的科技成果,正在宇宙深空为捍卫国家利益,在拓天之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这既是北理工人在中国航天事业中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更是要把强大国家、复兴民族的伟大使命书写在宇宙星空的实际行动。

  加油,北理航天;你好,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