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四位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吴锋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机械与车辆学院孙逢春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自动化学院陈杰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机电学院福田敏男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技术科学部)。截至目前,在我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20人。  

【当选院士简介】

  吴锋,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率先提出采用轻元素、多电子、多离子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学术思想,研发出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与高度评价。自主开发出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电池制备新工艺和电池安全性技术,为我国锂电产业更新换代、进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通过系列关键材料的协同作用提高电池本征安全性,发明了安全性电极、复合型陶瓷类聚合物隔膜、具有阻燃性和电化学兼容性的电解质体系;率先提出电池系统安全阈值边界的概念,并开发出识别与控制技术。发明了含锂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打破了国外对储氢合金的专利垄断,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镍氢电池中试基地,实现了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设计建成我国第一条镍氢电池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研发出系列镍氢动力电池组并成功应用于多款混合动力汽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探索不同二次电池体系间的技术融合,在电池反应理论、关键材料和工程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为我国二次电池的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已培养出56名博士和50名硕士,多人成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他所领导的973、863基础和应用研究团队成员,有些已成为我国二次电池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人才。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获得4项国际奖和12项省部级科技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国际车用锂电池协会(IALB)首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7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获得国防科工委高校优秀教师、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电池行业特殊贡献专家、北京理工大学师德标兵等称号;被国家科技部聘为973新型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的首席科学家;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在国际相关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30余次;在Adv. Mater.、Nature Commun.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89篇,其中IF>4.0的论文176篇,有18篇入选ESI近十年高被引论文,SCI他引6682次;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多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1项。

  曾任国家高技术(863)功能材料专家组成员、副组长,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委,国家科技部镍氢电池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高技术(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现任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12次担任中美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研讨会主席,6次担任动力锂电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主席。

  孙逢春,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车辆工程领域车辆电动化技术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电动车辆、充/换电站、远程实时监控”电动商用车辆系统工程技术体系;创建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监管平台;在电动车辆系统动力学、节能与再生制动控制、自动机械变速传动控制、电池系统与能量管理、电池箱自动快速更换以及电动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开发,取得了系列成果。发明动力传动系统关键技术,主持研制出我国首辆超低地板电动客车,该客车平台已成为行业设计经典,与21家企业技术合作实现产业化,主持研制的电动客车获国家首个产品公告,为我国电动客车技术国际先进、能耗水平国际领先、产销量全球第一作出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保效益。任总师主持开发混合动力—线控多轮分布式电驱动关键技术,研制出履带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原理样车、演示验证样车,完成水陆两栖性能试验和3000km可靠性考核,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该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推动了我国军用车辆动力传动技术跨代升级发展。发明电池管理、充/换电站、远程实时监控等技术,创建电动车辆运行标准体系,主持研制出国际首座电动商用车自动快速充/换电站,率先实施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和APEC等零排放国家重点交通示范工程,有力推进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出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地方政府—整车企业三级监管技术体系,创建新能源汽车运行唯一国家监管平台,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监管平台运行实施监管,为国家节能减排和财政补贴提供数据依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电动客车和充/换电站成套技术与产品通过国际认证并首次出口欧盟。

  获国家技术发明授权6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奖励多项。出版著作8本,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总引6000余次,其中11篇入选 ESI高被引论文,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计划”,1995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北京市“五四”奖章,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2006年获“中国汽车工业优秀科技人才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8年获“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获“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称号。获全国、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已培养研究生97名。培养的研究生均已成长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骨干或领军人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总体组专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北京市优博”1名,国家科技奖获得者10名。

  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科技冬奥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组组长,历任国家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北京市首席专家等。任Applied Energy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数次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做特邀报告。

  陈杰,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动态环境下复杂系统的多指标优化与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研究领域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并建立了分布式协同控制的混合智能优化与稳定性的理论与方法,并面向应用将在该领域的研究与装备系统建设密切结合,突破了野战阵地信息快速自主获取、多武器平台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等技术难题,所研制出的装备已得到大量列装,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作战模式的创新。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预先研究、型号研制等项目多项。

  近年来,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先后出版《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应用》《智能优化的探索—开发权衡理论与方法》《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等专著3部,出版《离散时间控制系统》译著1部。所指导的辛斌博士获第18届“关肇直奖”、辛斌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所指导的查文中博士的学位论文获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所指导的王钢博士的论文获得 2017年Eusipco最佳学生论文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复杂陆用武器的优化、控制与决策”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强约束条件下复杂运动体的协同与控制”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97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某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控制科学与工程组成员,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军委科技委某领域专家;现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担任《系统与控制》丛书副主编、《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Associate Edi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Associate Editor、《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Managing Editor、《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Associate Editor、《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Associate Editor、《火力与指挥控制》副主任编委、《信息与控制》编委、“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福田敏男,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长期从事微纳操作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研究,是世界公认的生物医学微纳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其主要学术成就包括开创了碳纳米管的微纳操作技术,并开展纳米传感器和纳米驱动器的研究,为微纳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基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微纳操作机器人系统,可实现单细胞生物特性分析、纳米尺度条件下的原位检测与生物细胞的微纳操作;通过研究猿猴在树枝间的摆荡,提出了一种摆动控制器,使仿猿猴机器人可以在梯子连续几个梯级间自然平滑运动,为机器人的自然运动和智能控制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先后担任过数十个国际重要学术职位,出版11部专著,发表SCI论文200多篇,SCI总被引4222余次,其中单篇他引最高次数为448次。获得80个重要国际学术奖励,包括由IEEE总部2010年颁发的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最高奖“终身成就奖”(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Technical Field Award)。

  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创新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4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介绍,201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总名额不超过75名,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产生了533名有效候选人。经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最终选举产生了67名新增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8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5人。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中国科学院自1994年开始增设外籍院士选举,着力推选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外籍院士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单独推荐或联名推荐两条途径推荐候选人。2017年,经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最终选举产生了16名新增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