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校史网» 校史研究

二十载,北理工品格铸就中国“利箭”

。。自五十年代以来,有一款武器装备成为了历次大阅兵的“常客”,它强大的火力和战场压制能力,彰显着国威、军威,这就是目前陆军射程最远的多管火箭武器系统。

  “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其中,多管火箭武器作为一种射程远、威力大、火力猛、机动性好的高性能武器系统,是我军装备中的一支“利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二十余年间,中国人不仅实现了铸“箭”技术的从无到有,还将中国“利箭”打造成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中国“利箭”的锋芒背后,凝聚了无数军工科研人员的心血。这其中北京理工大学“远程火箭项目组”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协作奉献的团队精神,为中国“利箭”磨锋利刃。

  二十余年来,这个看似极为普通的科研团队,至今事业编制的教师不足10人,也无“大牌”专家,却用几代人的倾情投入,攻坚克难。如今,远程火箭项目组是我国陆军火箭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专注于创新驱动,始终保持着行业内的领先优势。他们为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实际贡献,为学校在武器装备研制领域奠定一块坚强基石,为学校发展开拓一片卓越天地,为中国铸就北理工“利箭”,在矢志军工的辉煌篇章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委宣传部有幸走近远程火箭项目组组长、项目总师杨树兴教授,倾听这个“低调神秘”的团队背后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

  “狭路相逢勇者胜”,斩获机遇,攻坚克难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这份准备,既包括潜心的积累,“舍我其谁”、“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也包含了将机遇转化为成果过程中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勇气与坚韧。



PHL03武器系统发射瞬间

  中国的多管火箭武器装备起步于五十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从前苏联引进的“喀秋莎”火箭炮,但是直至改革开放,我国多管火箭武器系统研制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更无法实现制导控制。1993年,俄罗斯陆军武器装备来华举办展览,其中一款配备有控火箭弹的“旋风”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精度高、射程远、火力强,引起中方高度关注,之后启动了对该型装备的引进工作,以期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我军多管火箭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我校盛永才和李亨标两位教授积极工作,使学校及时了解到该型装备的基本情况和国家需求。面对这一重要的装备需求信息,摆在北理工面前的并不是一条“金光大道”,而是“困难重重”。学校在70年代曾经从事过火箭弹射流控制的研究,但是该项目在1977年已经终止,项目组也已解散,实验室更无从谈起。虽然具备研制火箭弹控制技术的相关学科,但是现有条件距离研制出具有一定水平可以装备部队的火箭弹控制系统还相去甚远。在同一时期,国内某研究单位已经自筹经费,从俄罗斯引进了“旋风”火箭弹控制系统的样机,也积极筹措该型装备的研制工作。

  “当时面临技术引进和同行竞争的双重挑战,但是学校在认真分析之后,认为该型装备是我军的重大需求,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看起来目前还不具备研制条件,如果等到条件齐全了,也就失去了先发优势,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但是这个机遇不能放过”,原党委书记谈天民这样谈及当时的情况。北京理工大学在面对发展机遇时从来就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审时度势开拓创新的先例,例如1960年前后,学校抓住中国导弹装备发展的机遇,创建新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尖端国防专业,泽被今日。

  于是,学校与其他单位合作,迎难而上,果敢承接了该型装备研制工作。面对火箭弹研制核心部分——控制系统这一“处女地”,学校采取“大协作”模式,组建了由一系陈汉超教授任组长、李亨标教授任副组长、原党委书记谈天民任行政指挥的项目组,同时下设总体、执行机构、陀螺仪、燃气源、角度总体、距离修正六个组,分别由陈汉超、杨树兴、孟庆元、张平、邹静涛、陆秀娣任组长,形成了一个横跨一系、二系,共5个教研室的“作战兵团”,即我校“远程火箭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的雏形。

  项目组在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70年代的研究基础上,启动了火箭弹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当时,由于对俄装备的引进希望渺茫,国家坚定了自主研发的信心和决心,明确了“自行研制为主、引进为辅”的工作方针,自此中国先进多管远程火箭武器系统自主研发的大幕拉开。

  参研初期,外界对于高校能否承担型号研制任务始终存在质疑,面对质疑和竞争,埋头实干永远是北理工人最宝贵的品质。“首先我们在型号研制方面经验少,第二研究条件差,第三时间紧,任务重,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质疑归质疑,机遇错过就不会再来,我们克服困难和压力承接了任务”,杨树兴回忆当年感慨地说。

  项目组深深认识到参与仅仅是开端,成为“执牛耳者”才能真正将机遇揽入怀中,豪情壮志,必须化为“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实际行动。在研究起步阶段,实验室条件处于一片空白,为了实现技术攻关,项目组凭借学校提供的50万元借款作为启动经费,改建出射流控制试验系统,艰难的迈出第一步,“这是我们的第一桶金,没有学校的支持就没有项目组的今天,也没有学校在远程火箭领域的优势”,谈起创业阶段的往事,杨树兴深为学校的远见卓识而自豪。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项目组面对无技术借鉴、无现成设备的巨大研制困难,与时间赛跑,攻坚克难,立足自主创新,完成了一项项火箭弹控制技术和试验条件的“双攻关”。当时项目组有一批30岁左右的年轻科研人员,为了做好项目,废寝忘食,长时间吃住在实验室,离家近在咫尺,也顾不上回去,加班加点,每天工作16-20个小时。

  在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1997年基本突破了关键技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北京理工大学项目团队高质量地完成研制任务,在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和信誉,也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型号研制中第一个武器系统副总师单位、第一个武器系统总师单位”的先河。在其他单位的共同协作努力下,从此,北理工人亲手铸就的中国“利箭”,经受住了各种适应性环境考验,带着北理工的锋芒“一飞冲天”、“掷地有声”。

  “敢于对自己亮剑”,创新创业精神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抓住机遇,取得成果,往往容易“转攻为守”,是选择舒服享受,固守成绩,还是攻势不减,将自己作为对手,敢于对自己亮剑?

  这群低调务实的北理工人,在取得成绩之际,没有裹足不前,而是根据我军军事斗争需要,全面检视已有的研究成果,将火箭弹控制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和高精度作为新的科研攻坚目标。

  “创新是生产力,是保持话语权的基础,是取得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们要不断发明创造,让项目新颖、先进、实用”,杨树兴认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这样的理念,面对新的挑战,团队成员在苦干实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巧干”,工程问题的突破,离不开理论的创新,项目组从火箭弹飞行控制的机理层面揭示问题本质,通过基础科学问题的解决,有效地推动了装备研制的创新发展。同时,作为副总师单位参与研制了一系列多用途火箭弹,为我国全面实现火箭武器装备从无控到有控的技术跨越、大幅提高射击精度和密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不仅是在研究中攻坚克难,更是需要敏锐意识和前瞻眼光。2001年,作为行业内功成名就的研究团队,项目组始终密切跟踪新时期军事斗争形势和国际陆军远程火箭武器发展的趋势,并且敏锐捕捉到当时通用的火箭弹飞行控制技术和方法将最终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军事需求,必须发展出更加先进的飞行控制模式才能牢牢把握住未来火箭武器研究的技术优势。但是,当时国家和军队并没有提出这样的研制要求,也没有相关的经费支持。

。。“当年没有条件也拿下了项目,现在条件好多了,更不能畏手畏脚,创新和发展就是要面对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项目组自筹资金开始了全程制导火箭弹的研究。正是这一前瞻性举措,使得项目组在技术探索方面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研究单位,当2004年国内启动相关研究的时候,北理工超前的研究成果得到高度评价,并成功获得了兵器系统470万元的资金支持,不仅出色完成研制任务,还及时将研究成果向其他规格产品进行移植,终获成功。这一时期,项目组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1项,为获得2014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后续主持型号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进行第一代型号研制的就开始考虑第二代的问题,等第一代生产周期结束我们第二代的产品就出来了,因此创新是灵魂,保证了我们在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确保我们的引领作用”,杨树兴说。

  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生产力。项目组打破了经费、责任集中管理模式,实施子项目组式的层级化管理,分别与各子项目组签订内部合同,明确责、权、利,重复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用人模式上,打破了单纯依靠学校的事业编制人员,利用项目资金聘用合作单位人员和社会人员,有效地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

  项目组还是学校里较早启动军工产品产学研合作的团队。在早期参研阶段,某兵器企业主动上门申请承担样机生产,这家3000人规模的国有企业正处于破产边缘,也不具有项目产品的生产条件,但是同样是处于创业中的项目组,却看到了企业与自己一样破釜沉舟的决心,决定与之携手,共同开拓中国火箭弹控制系统事业。就这样两个志同道合的创业“小伙伴”相互配合,艰苦奋斗,不仅成功实现样机生产,完成型号任务,企业也成为火箭弹控制系统产品的主要生产单位,投产当年就实现数亿元产值,北理工的技术使得该企业起死回生。截止2015年累计实现产值数十亿元,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学校也通过与该厂的合作累计获得技术转让收入近2亿元,成为厂校共赢的典型案例。

。。产学研合作同样为项目组在火箭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进入新时期,项目组还积极瞄准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军品市场,与企业合作为国家研制出优秀外贸武器装备,与国际军工强国的产品同台比武。2006年项目组与兵器某总装厂合作,由企业提供主要资金,项目组提供技术和部分资金,联合其它的兵器厂、所,由学校作为总设计师单位开展技术制导火箭的产品研发。双方精诚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研制出国内第一个制导火箭武器系统,2010年完成了军贸新产品设计定型。截止2014年,双方合作研制出3型制导火箭弹,成功在2015年的“火炮弹药日”上亮相。在历次赴国外进行装备演示时,项目组起早贪黑,长途跋涉,在沙漠的炎炎烈日下,用中国“利箭”近乎完美的表现一次次征服了外军,成功实现军贸出口,为国家赢得重大效益。

  通过产学研合作,北京理工大学在火箭武器装备研究方面实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彰显,日益得到国家和业内的认可,2010年项目组获得主持国内某型重点装备型号的研制任务,再创先河,北理工首次成为总设计师单位主持国内重点型号研制。项目组面对体制机制和研究保障方面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克服人力匮乏、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顺利完成装备研制,彻底扭转了远程火箭武器“打不准、穿不透、毁不了”的局面,创造性实现了中国“利箭”质的飞跃,对于陆军完成新时期作战任务使命意义重大,得到军方的高度评价。

  凝练精神气质,铸就“成长型”团队

  无论是斩获发展机遇,还是持续创新创业,必须要有一个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团队创新协作的氛围、吃苦奉献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都是不可或缺的优秀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传承这样的优良“基因”,构建“成长型”团队,让事业永葆青春。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力量形成研究团队,实现技术攻关,研制出某型装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为学校武器装备研制打开一片新的领域,并成为其中的领军者,这才是抓住了发展机遇,而这并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一代人可以实现的,必须要形成有成长力的团队,才能保持技术长青,持续创新,创业不竭。”耄耋之年的原项目组组长陈汉超教授这样回忆当时的思考。如何培养后备力量,如何形成团队的成长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艰苦攻坚的同时,这一命题也提上了项目组的议事日程。

 

  创业阶段的团队负责人和子项目负责人

  1996年初,在团队火箭武器装备研制取得初步突破的时候,全武器系统研究团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大都已经年逾六十,主管部门也提出要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以保持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引发了陈汉超教授等负责同志的深思。

  项目组不仅推荐当时的中青年技术骨干杨树兴担任火箭弹分系统副总设计师,陈汉超教授还主动从项目负责人的岗位上退下来,再积极协助杨树兴教授做好项目总体工作。

  在他的带动下,项目组一批老教授也积极主动支持帮助青年技术骨干成为子项目的负责人。从此以后,“扶上马、送一程”自觉培养后备力量成为了团队最核心的精神气质,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得到锻炼,快速成长,成为后续型号研制的中坚力量,成长型团队的逐渐形成,也为之后武器装备研制持续不断的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环境试验

  2000年,杨树兴成为项目武器系统的副总设计师主持火箭弹控制系统的研制,标志着北京理工大学将这一发展机遇实实在在地握在了自己手中,为学校武器装备研制事业做出了一代人的卓越贡献。“当时压力的确特别大,但是机遇难得、意义重大,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担当”,杨树兴提及当时有感而发。

。。项目组这种大胆启用年轻人、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奠定基础的做法在其后的20余年中不断得到体现。2008年,当项目组承担某型制导火箭研制任务之初,还是讲师的张成就被推荐、任命为武器系统常务副总设计师。2010年,张成、莫波被任命为国内重点装备型号研制的武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如今,以莫波、张成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团队骨干逐渐形成,“我们要把未来交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杨树兴说。

  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武器装备的研制,必须要有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全体参研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北理工自延安创校以来的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是实验室里的废寝忘食,还是试验场上的烈日寒风、高原缺氧,敢于吃苦、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已经成为团队精神气质厚实的精神底蕴和文化食粮。除了敢打硬仗的团队作风,新老传帮、团结关怀亦是项目组的凝聚力所在。在项目组三辈人奋斗、开拓的过程中,前一辈人不光是将未来托付给新一辈,更会从经济上、待遇上大力支持各方面基础都欠缺的年轻人,而当年轻人成长起来独当一面,会将曾经的“预支”反哺给前辈,直到现在,项目组依然会把项目的收益分配给早已退休的老一辈和过逝前辈的家属,“可以说,没有前辈就没有我们,没有后辈就没有未来,我们作为中间的一辈人就是要发挥好承前启后的作用,将传统接续下去”,杨树兴说。正是一种人人为事业、处处讲奉献、讲团结的氛围,让这个团队在二十余载艰苦创业中锤炼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成长力。

  七十五载斗转星移,虽然校园内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北京理工大学这所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传承着“延安根 军工魂”的校园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团队和军工科研人员,默默无闻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不凡贡献,默默为“国防情 北理梦”筑就新的篇章。

  这种来自北理工的贡献,为国家可以无声无息,永不示人,当国家需要,则一击必中,用我必胜。

  这就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