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网» 媒体北理» 媒体理工

做科技成果的“增值运营商”


原文标题:做科技成果的“增值运营商”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8/357379.shtm?id=357379

  编者按

  2019年2月,教育部认定了首批47所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以下简称转移转化基地)。

  一年多来,首批转移转化基地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在风险防控、专业化能力建设、岗位设置及职称评聘、校外兼职与离岗创业、专利布局与高价值专利培育、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等方面形成了切实有效的做法。

  本报开设“转移转化基地经验谈”专栏,深入报道相关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如何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有效方法,以资借鉴。

  一直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体系不完善、转化机制不顺畅、专业性人才队伍缺乏、需求和供给渠道不通畅等客观现实问题,逐渐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鸿沟?“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兼具法律和商务谈判技能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郝涛告诉《中国科学报》,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及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应加大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不仅做“信息二传手”,更要做“增值运营商”。

  市场化运营

  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存在不少难题。东南大学科研院应用技术院副院长郝勇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之前相当长时间高校的评价体系对科技成果转化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瓶颈,目前已经在调整;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仍然缺乏专业化的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因而开展工作显得乏力。

  2018年,东南大学将原科技服务公司改制为技术转移公司,科研院应用技术院副院长担任董事长,总经理采取市场化方式聘任,业务上接受科研院的指导。至此,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运作实体,以市场化手段专门从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以及知识产权运营工作。

  “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的成立解决了学校机构人手不足、机制体制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的问题。”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文龙向记者介绍,“公司专门针对校内的技术成果,加强项目梳理,对相关项目提出产业转化的具体方案,做到每个项目有的放矢。”

  然而,市场化运营是否就是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最佳路径?北京理工大学则有着自己的思考。早在2016年初,北京理工大学就探索了“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机制,希望以机制创新推动成果转化。

  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陈柏强告诉《中国科学报》:“北理工模式是将事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营有机融合,专门建设一个事业与市场机制兼而有之的新型技术转移机构,而绝不只是单纯的市场化运营。”

  他认为,事业化管理保证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双一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不偏离,市场化运营则保障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效益。“北理工模式已经经过实践检验,其关键在于两种机制的合二为一,且二者缺一不可,这个模式也是未来高校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陈柏强补充道。

  专业化队伍

  当前,仍有一些高校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一位来自高校的技术转移工作负责人向《中国科学报》透露:“由于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兼顾,我只能抽出四分之一的精力做技术转移工作。”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陈柏强认为,高校技术转移工作需要由专业的人来运作,这也是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总体思路。在该思路指导下,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已组建15人的专业化团队,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孵化了理工导航、北理艾尔等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高水平的技术转移管理和服务队伍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基本保障之一。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助理王玉柱告诉记者,清华大学通过外部招聘、内部选派等形式组建了一支“四类专员”技术转移队伍,包括技术转移专员、知识产权专员、合规风控专员及综合保障人员,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全流程服务。

  王玉柱列举了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及其纸基材料制备技术成果转化案例,他介绍道:“该项成果由清华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开发,历经三代人、40余年,形成专利技术50余项。”

  2017年12月,经清华大学技术转化职能办公室、华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成果完成人代表、合作方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组成的项目小组,在多方多轮讨论沟通后,形成以芳纶纸基材料制备技术出资、合作方现金出资共同成立初创企业的方案,探索该项成果的产业化。

  该项技术成果经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由技术转移专员履行尽职调查报告,报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领导小组、经营性资产委员会及校务会议审议通过、公示、备案后,签订出资协议,于2018年7月,注册成立山东京博聚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月,清华大学将另一项相关研发成果“对位芳纶纤维工业生产技术”普通许可给京博聚芳,支持其拓宽产品线、加强市场竞争力。王玉柱说:“在该项成果转化的流程中,清华大学专业的技术转移队伍发挥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一站式服务

  于文龙发现,东南大学技术转移公司成立以后,学校的技术转移工作最明显的变化是,变被动为主动,变简单的牵线搭桥服务为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同时,公司引入尽调方法,深入调查来访企业背景、产品和技术优势和行业情况,挖掘更深度需求机会。

  他解释道:“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围绕重点区域,挖掘当地龙头企业、校友资源、产业资源,形成了1+1(技术转移+学院)的支持、支撑体系,创立属地合作生态,即异地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地方中心、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校友经济五位一体。”

  当前,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承担着配合和协助学校科研部门,完成适合市场化模式操作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业务,以及为学校科研人员和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的工作。

  关于服务,南京理工大学提出技术经理人“一站式”服务理念;清华大学形成了一套规章制度体系、一条项目运作流程、一支技术转移队伍、一组技术转移模式、一本转化项目台账的“五个一”成果转化工作模式;江苏大学的技术经理人采取“三诊模式”开展校地、校企科技服务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浙江大学则利用地域优势,联合校内外资源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浙江大学不仅整合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校内机构资源,还引入民间资本,构建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资本服务加快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郝涛希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可以帮助高校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提升高校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发挥部分高校成果转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走出校园,服务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