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学长亲切接见党委书记郭大成一行

时间:2010-06-18

  6月14日,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老校友李鹏学长在风景秀丽的西山亲切接见了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一行。

  和蔼的笑容、稳健的步伐,当李鹏同志在夫人朱琳陪同下来到会客厅的时候,郭大成书记一行人迎上前去,向李鹏学长传达了全校四万余名师生的共同问候:学长好!感谢学长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关爱!”  

  李鹏学长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见到郭大成书记一行,他十分高兴地说“我是徐老(徐特立)的学生,可以说是理工大的老学长、老校友了,欢迎你们。”并亲切地与前往的校领导一一握手、交谈。  

  郭大成首先将学校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了汇报。李鹏学长在听取过程中不时地就一些关心的问题进行询问和交流。他说,“我一直都非常关心母校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变化,作为一名老校友、老学长,并为学校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欣慰,更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随后,李鹏学长还饶有兴致地询问了学校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作出的贡献,了解了学校在国际化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长久以来,李鹏作为一位老校友,始终不忘关心支持母校发展,给全校师生带来了鼓舞和动力。他1985年来校出席了徐特立铜像揭幕仪式并作重要讲话;1990年建校50周年之际为母校题词“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为校争荣,为祖国争光”;1995年建校55周年之际为母校题词“发扬光荣传统,培养建设人才”;2000年,在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当天来校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并题词“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国防培养高科技人才”。在李鹏等社会各界校友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学校近年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致力于提升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的能力,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在一些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李鹏学长深情回忆起了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和生活情况,回忆起老院长徐特立时的难忘情景,以及宝塔山、延河水、杨家岭、王家坪,马兰草造纸、新方法制盐、中央大礼堂建设等等,李鹏学长对七十年前的人和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如数家珍。他还清晰的记得,当年为创办陕甘宁边区的气象台,从延安自然科学院紧急抽调了曾宪波、邹竞蒙等四名同学组建了延安的第一个气象台。他回忆到,自然科学院是我党在抗战时期办的第一所理工科院校,为陕甘宁边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延安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自然科学院为抗战建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专家和革命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原轻工业部部长曾宪林,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军队高级将领李伦等。学校在徐特立老院长和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奋斗下,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校七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鹏学长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学校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荣岁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桃李芬芳、广育英才。希望学校继续坚持德育首位的育人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办学传统,让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朱琳同志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非常关心,仔细询问了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情况,了解了广大在校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精神风貌。

  在充满喜悦祥和接见的过程中,李鹏学长和夫人朱琳一起,非常高兴地将他们部分新作赠送给母校留念。他们还勉励全校师生要弘扬优良传统,继续开拓前进,为早日实现学校制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郭大成书记代表学校热情邀请李鹏学长及夫人朱琳出席纪念徐特立老院长从教115周年座谈会和建校七十周年庆祝活动。李鹏学长对学校校庆筹备工作非常关心,表达了对母校七十周岁生日的祝贺,并表示若有机会回到母校参加学校的庆典将十分欣慰。

  2008年李鹏学长亲笔题字的“延安精神,薪火相传”的大石刻,一直矗立在学校中心花园,已成为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传统、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李鹏学长的询问,都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他对母校师生的关心,每一份嘱托,都体会出对母校发展寄予的深情。我们相信,李鹏学长对学校的指导和勉励,必将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个小时的接见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李鹏学长和夫人朱琳将学校领导送到门口,依依惜别,合影留念,并祝愿学校各项事业一年更比一年好。

  李鹏学长及夫人朱琳的亲切接见,给郭大成书记一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时参加接见的有副校长杨宾、副书记侯光明、副校长赵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