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电动车辆涵盖纯电池动力、机电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动力驱动的车辆,是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大气雾霾和PM2.5治理的有效手段,是提升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同时,以电动车辆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以北京市教委批准组建的第一个北京市地方性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为核心,实现各协同单位在电动车辆方面优势资源的有效汇集和协同,立足于解决电动车辆领域现存的学科交叉融合欠缺、科学研究与产业脱节、技术攻关松散和重复、成果转化效益低下、跨行业产业协作不畅等瓶颈问题,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中心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条件、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的电动车辆技术世界级创新基地,为北京市形成产值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动车辆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的保障,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并做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中心的时代意义和现实需求
 
  在国家战略需求上,为实现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应对大气污染及PM2.5治理的挑战,我国政府把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在电动车辆领域开展区域协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区域发展需求上,北京市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电动车辆技术和产业,并将电动车辆应用作为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新能源汽车不仅是首都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必将成为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使命
 
  遵循“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协同融合、开放共赢”的总体原则,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强化制度先进、突出成果贡献”的总体要求,汇聚电动车辆创新要素,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技术攻关成效、促进跨行业产业协作,形成电动车辆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的长效机制,有效推动首都电动车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施节能减排和清洁蓝天做出重要贡献。
 
协同创新中心的定位
 
  建成承载电动车辆基础理论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的创新基地;适应电动车辆产业链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汇聚电动车辆创新要素的开放式科研协同基地;开展电动车辆技术国际交流和合作的示范基地;成为首都经济圈建设和交通领域大气环境治理的重要引擎。
 
协同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
 
  实现北京市范围内人才、平台、资金等各类资源高效汇集,协同突破车辆动力学与控制、高效驱动与传动、清洁能源与动力、车-电-网耦合与管理等基础理论与技术,攻克电动车辆续驶里程和电池寿命短、充电时间长的瓶颈,建立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长效机制,实现到2017年电动车辆整车能量利用率与当前同类车型相比提高15%、一次充电续驶里程超过400公里,使北京市电动车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培育具备国家实验室水平和实力的国家级平台,推动区域电动车辆产业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的任务
 
  围绕车辆动力学与控制、高效驱动与传动、清洁能源与动力、车-电-网耦合与管理等4个核心领域,开展电动车辆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电动车辆产业化和商业化瓶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