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层团委:
为深入实施北京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我校争创一流的改革过程中搭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平台,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加强对精英人才的培养,深入开展“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聚焦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全面提高学生骨干的理想信念、行政能力和综合素养,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向“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成长目标迈进,校团委决定继续开展北京理工大学“德学”骨干培养计划并选拔第五届(一期)学员,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计划实施背景
“德学”骨干培养计划是北京理工大学为培养社会精英开展的一项学生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管理能力的社会工作精英,通过树立价值观体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实践能力、加强行政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锤炼。此次,校团委以落实《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为契机,完善“德学”骨干培养计划模式,扩大培养规模,持续深入实施北京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实现一流人才培养,建成一流大学文化奠定基础。
二、培养方案
(一)招生要求
1.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未来有志于服务社会基层者优先;
2.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3.个人具有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强烈意愿,对党的科学理论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
4.工作扎实,踏实肯干,勤奋善学,具有钉钉子的恒心和韧劲,有学生工作经验者优先;
5.心理健康,身体素质良好。
(二)培养方式
1.通过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选拔学生干部,校团委、校团校组织培训,每届两期,每年10月和次年3月各启动一期,每期100人分为两个班,培训课程共三个模块:
(1)理论学习。通过开展一次高水平讲座和一次研讨学习交流,帮助学员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以及基本国情,增强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甄别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2)社会实践。通过参加一次京内外红色实践或学习交流,引导学员了解基层、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密切学员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培养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增加学员的社会阅历,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校内外岗位锻炼。培训合格的学生干部将选拔至校内部门和学院,以及国家部委、市直区县、共青团和学联系统挂职锻炼,推荐至全国大骨班研骨班、北京市英才学校等高级培养班次学习。
(三)培训制度
1.贯通式培养。培养计划将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全程记录培养流程,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增强工作实效性。
2.任职资格认定。校院两级目前在岗的主要学生干部和后备干部必须接受培训。2019年起,担任校院两级主要学生干部的同学须接受过“德学”骨干计划的培养。
3.培训成果认定。培训合格的学生干部将获得学校党委认定的培训证书,在报名国家部委公务员、各省市选调生过程中获得重点推荐。
三、第五届(一期)学员招募
(一)招募形式
1.组织推荐,名额分配见附件。
2.学生自荐,校团委组织选拔出12人参加培训。
(二)培训时间
2018年10月、11月各一班,申报学生需注明可参训时间,校团委将根据每班人数进行一定调整。
(三)申报方式
1.组织推荐:请于2018年9月26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将《北京理工大学“德学”骨干培养计划第五届(一期)学员报名表》、《学员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bittwzzb@163.com,邮件主题:“学院/校级学生组织名称-德学骨干”;《学员汇总表》纸质版报送至良乡校区校医院317办公室。
2.个人自荐:关注“BITYOUTH”(北理工团委官方公众号), 回复“德学计划”,填写报名表。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基层团委要充分认识加强精英人才和领袖培养的重要意义,推选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格过硬、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学生骨干加入培训项目。
2.夯实责任、匹配资源。各基层团委要以校级团校培训为示范,加强二级团校建设,依托学院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大院级层面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力度,推动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实现校院两级联动。
3.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各基层团委要加强与校团委之间的工作交流和反馈,主动思考和配合培养计划在活动开展、条件保障等方面工作,促进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发展。
联系人: 刘渊 杨文倩
联系方式:81381253 81381258
共青团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
201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