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义,激发新一代的“北理工力量”


——北理工优秀校友系列报道

  【编者按】王光义,1999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入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机关科长、分站站长、部门领导等多项职务,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13年,调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文昌发测站副站长兼高级工程师,并担任长征七号首飞、天舟一号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

  “……5,4,3,2,1,点火!”,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28秒,“01号”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刺破苍穹,点火发射分秒不差!这位将中国首艘天舟货运飞船送入太空的“01号”指挥员出身于“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北京理工大学。

温暖,铸就梦想起点

  1977年,王光义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孩提时的王光义,憨实坚韧、成绩优异,不服输,也不放弃,虽然成长环境艰苦,但他凭借优异成绩被保送进县里的重点高中。1995年夏天,王光义金榜题名,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带着全村人的钦羡和全家人的欣喜,王光义来到首都,走进了北理工的校园。

  初到北京,都市与农村的差距,陌生而熙攘的环境,一时间让王光义有些手足无措。“大学曾有段时间,我一度迷失了,甚至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深感自卑,与同学交流也不多”,王光义回忆道。但北理工的温暖在渐渐感染着他,“入校第一个星期,家住北京的室友吴寅男就邀请我去他们家做客,并把自行车借给我用,这一举动第一次让我感受到来自这个陌生城市的温暖。”

  虽然对大学逐渐适应,但是如何规划好未来,依然是王光义心中的迷茫,“我的家人无法给我更多的建议,也无力让我豁然。”谈话间,王光义望着窗外,思绪仿佛回到20多年前。幸运的是,学校老师们给予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的真诚关注,慢慢地将那些迷茫一扫而净。“我觉得你普通话挺好的”是王光义最无法忘怀的一句话。这是在一次与学校心理老师的交流中,老师告诉他的。“我还记得韩秀玲老师带我们到山西阳泉去学习,把我们一个个都当成她孩子似的保护着,让我感受到了像母爱一样的温暖。”

  王光义所就读的自动控制系,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自动控制专业院系之一。成立初期,自动控制系主要服务于国防,以火炮和雷达等军工产品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指挥仪专业、随动系统专业和大系统专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成长,王光义的血液中不知不觉融入了那份光荣的红色基因。

  “京工四年的悉心培养,学校浓厚的军工文化,都一直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让我逐步坚定了投身国防建设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从迷茫走向成长,心中有一份淡定和自信,手上有一份绝活和特长,肩上有一份责任和担当。”王光义这样回首在北理工的成长。

努力,筑牢事业基石

  初到西昌,从头学起。1999年7月, 22岁的王光义,从北理工毕业,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王光义回想起自己参加工作之初十分感慨,“人与人的较量,关键在于学习能力的较量,我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今天,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每换一次岗位,都要履行新职责、学习新知识,每一次都强烈地感到本领恐慌。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怕影响母校的名声,后来又恐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在西昌中心,他每天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始终坚持高标准做好每一件工作。在机关工作的七年间,他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2013年,王光义36岁,调任海南文昌发射场副站长。新的岗位,新的挑战,王光义成为测试发射技术总体工作的负责人,与之前的工作相比,可以用“跨界”来形容。“我用了3个月时间只学习了一种型号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感觉才刚入门”,王光义曾经为了学习推进剂加注系统,几乎天天看图纸,把215个阀门位置及功能背下来,然后去现场核对。从对发动机的一窍不通到熟练掌握原理,从对加注系统的一知半解到熟练掌握加注流程,他带着一股“学霸”的劲头,逐渐得到各级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是王光义始终谨记的工作信条。文昌发射场火箭吊装分队岗位人员从来没有见过火箭,他就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与他们一起一个一个口令、一个一个动作进行梳理、演练、完善,直到满意为止。在天舟一号的发射任务中,王光义与协作单位及各分系统指挥员梳理出70多项状态变化,改进20余项地面设备,优化10余项测试流程。

  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走来,王光义最终被委以文昌发射场第一次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的重任。“01号”是发射任务的大管家,不仅要有丰富老练的任务经验,还要有全面过硬的技术功底。发射前15分钟,全航区的口令均由“01号”指挥员下达,决不允许出半点差错。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奋斗青春十七载,王光义迎来了人生自豪的里程碑。“2016年6月的发射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第一次发射。当晚我非常激动,久久难以入眠,那情那景值得用一辈子去回忆。”

王光义家人合影

坚守,书写责任担当

  王光义说,“我最喜欢的歌是《祖国不会忘记》,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那就够了。”

  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伟业。这其中,既汇聚了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的坚守、智慧与辛勤,也饱含着着他们每个人背后挚爱亲人无私无悔的奉献。王光义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爱人很不容易,孩子出生的时候,领导准了我三天假。这三天里,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是煎熬的,我想陪在她们身边,但是我的岗位又需要我。”纵然万般不舍,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担当的责任,“爱人还没出院我就返回单位,直到孩子满月都没有回去过。女儿满月时,我们还叫她小朋友,因为‘爸爸还没时间给你起名字’。”

  2013年,调任海南文昌工作后,王光义与家人更是分隔两地。他自责地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更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但我又无比幸运,有一个贤惠明理的爱人支持着我。我的成绩里有她一半。”感慨妻子不易,又感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为不让远在海南的我担心,有一次深夜女儿高烧不止,妻子一个人背着孩子去医院待了好几天,而这一切,在我们每天的通话中她都只字不提,直到孩子出院我才得知此事,当时心里真是充满了歉疚。女儿今年十一岁了,但直到去年长七首飞发射成功,我才第一次抽空带她出门旅游。”

  在文昌发射场,从一栋实验楼到另一栋厂房至少需要驾车五到十分钟,路上想遇到个同事都不容易。爬上近百米的发射塔架最高处,这里可以俯瞰中心的每一寸土地,这里是火箭点火时最耀眼的地方,也是发动机最轰鸣的地方,但这里更是孤寂的,只有丝丝的海风拂过。王光义的工作也是如此,长征七号、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新闻报道、媒体专访关注到了他的工作生活,让他的航天工作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但在万众瞩目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默默的坚守,要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坚守这份重要的岗位。

  走在海边,王光义颇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工作只有两种状态:执行任务状态和准备执行任务状态,有发射任务的时候举国关注,没有任务的时候我们就以大海为伴、以椰林为友。”面向大海,逐梦太空,不为名利,不图史册,山知道他,大海知道他。

  编后记: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中国枪王朵英贤、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在这些老校友、老前辈与母校同向同行全力服务国防科技事业的道路上,北理工培育的“王光义”等新一代力量蓬勃成长。近年来,学校到兵器、航天、军用电子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近四年,本科以上层次毕业生到国防系统就业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比例超过30%。相信,不久的将来,国防科技事业的伟业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北理工新生代力量。

  延安根植入心间、军工魂融入信仰、中国梦扛在肩上、北理情化作行动!新时代,新作为,北理工人再出发!

  (本文图片均由校友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