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用一根火柴去点亮那些星星


——访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武楠博士及导师匡镜明教授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Matt Might曾用一组图形象地解释了‘博士’学位到底是什么意思。Matt Might将知识比喻为一个圆,认为圆周内是你所知道的,圆周外是你所不知道的。一个人所知道的越多,他的圆就越大,圆周所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进入博士生阶段,你大量阅读文献,接触到本专业的最前沿,你选择边界上的一个点,也就是一个非常专门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你在这个点上苦苦思索,也许需要好几年。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你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时你就成为博士了。”

  在对今年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武楠博士进行采访时,他和笔者讲起了上面这个小故事。和每个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博士生一样,武楠都愿意用生命去书写一个理想,他相信即使在最简陋、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实验室里,自己也可以做成世界的No1。2003年,在导师匡镜明教授的引导下,武楠带着一份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带着一份对科教事业的责任,走在了科研报国的道路上。岁月匆匆如流水,2013年,经过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沉淀后,武楠的博士论文荣获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采访中,匡镜明教授对爱徒做出了高度肯定:“武楠有勇气、有梦想,在求学期间他认真、勤奋、执著,他的荣誉源于实干,成功在于坚持。”

  而在武楠看来,科学研究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正如用一根火柴去点亮那些星星——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星星,就会为整个世界带来光亮。

  磨练篇:读博是一种修炼

  “什么是做博士的目的?”对于每个决定读博的学生而言,都会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这个问题。

  在武楠看来,读博士就是挑选一个专门并重要的领域作研究,毕业的时候交出一篇世界一流的毕业论文,成为这个领域里世界首屈一指的专家——他希望任何人提到这个领域的时候,都会想起自己的名字。对于尚且年轻的武楠而言,他从未奢望在20多岁时走到某个领域的顶峰,但是这种“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想法,从决定读博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始终铭记在内心深处。

  武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父母都在无名无利的基层岗位上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从记事起,父亲身上那种勤奋执著和深入钻研的精神就给武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放学后,小伙伴们的父亲都会带他们去广场玩耍,而爸爸则是将小武楠送到家后就独自去办公室继续钻研业务了。在父亲看来,当了医生就意味着要“干到老、学到老”,无论何时都要秉持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目前,父亲已经成为当地最有名望的B超医生,在武楠看来,父亲并不是天生就有医学天赋,而是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某一件事——勤奋是他唯一的特质。

  好父亲是孩子的榜样,武楠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许多好的品质。从小学开始到研究生阶段,武楠很少能考到班级里的第一名,但他并不灰心,他告诉自己:“我不是最聪明的,那我就成为最勤奋的吧!”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在《优秀博士如何养成》中讲到“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是一条真理。”为此,施教授提及了著名华人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所写的一封邮件,在这封广为流传的邮件中,蒲先生谈及了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既不是天赋也不是机遇,而是勤奋。蒲先生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回忆走过的科研之路,武楠说:“正如施教授和蒲教授所言,时间是重大创新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才能做出一定的成果。”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在努力着,用青春编织着梦想。从2003年进入实验室工作以来,武楠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实验室工作的人,一进入实验室的门,他立刻就进入了兴奋状态,开始了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对待科研,武楠认真执著,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为了一个实验数据,他可以长时间实验;为了一个结果,他可以反复论证。在读博的几年时间里,他常常工作到晚上十点以后才离开。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博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想比别人跑得更快,相信前方有美好的未来,相信凭借悬梁刺股的刻苦精神就能达到梦想的另一边。事实上,每个人做博士学位论文都会有一段非常难熬的阶段,但这个阶段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武楠说:“做论文的过程非常难熬,有想法,好像这个也想不通那个也想不通,非常难过,成果又出不来,什么东西都总还差一点。然而当你第一个成果出来以后,或者开始有一定的进展以后,会发现下面非常顺利。任何人都会有这个过程的。一定要坚持,熬过来就好了。”在武楠看来,读博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是本身也充满了乐趣和魅力,做学问并不像有些工作那样重复地去做某些事情,不断有新的东西可以研究,可以不断获得成就感,而这也是他毕业后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治学篇:科研工作就像是“专业比赛”

  有人说,选了一个好题目就等于论文写作成功了一半。武楠的选题建立在整个实验室在卫星接收机领域做了几十年的坚实研究基础上,这对他获得所研究问题的必要背景知识至关重要。大约在读博的第二年,武楠确定下来要做《多模式卫星接收机中的同步技术研究》这个题目以后,他首先吃透背景,然后根据背景和导师预定的框架去开展工作。或许很多人就到此为止,完全按老师的路子做,没有创新;但在武楠看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一个转变,即一定要慢慢地从导师提供的框架中脱离出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展去修正一些内容,包括发现一些新的研究点。这个时候再跟导师反复讨论,把论文做得更深。到后面,武楠开始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在他看来,导师的作用是给自己指一条路,把握研究的大方向,但是对于具体的研究内容,需要研究者沉下心来自己思考,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但这个想法是建立在对这个问题了解比较深的基础上,往往这些新想法会带来很多启发。而这些恰恰就是创新点,需要每一个博士生在实验、研究探索过程中,非常专注地去思考这些问题。

  对于所有的研究生来说,拿到一个课题,最快的入门方式就是看文献,即大量阅读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博士论文和顶级期刊。对于阅读文献,武楠的经验是既要学会精读,也要学会粗读。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对于大部分文献,只要把引言、摘要、结论看一下,了解这篇文章里面有什么东西就可以了——这是粗读的过程。在确定了具体的研究目标后,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都要拿来认真读,这个就叫精读。在武楠看来,多读文献的好处就是了解国际上最前沿的进展,帮助研究者结合自身的条件做一个学术定位。武楠提倡时刻跟踪文献,在他看来,由于科研论文形成的周期比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上相关研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一定要经常了解别人都在做什么,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科研工作在武楠看来更像是“专业比赛”,他说:“论文和一些工程项目很不同,只有第一次被发表的论文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你完成的课题被他人抢先发表了,你的工作就毫无意义了。”对于科研工作,武楠一直抱有危机感,每每走在路上有新想法时,他都会迫不及待地马上找到纸和笔来进行推导论证。硕士阶段时,武楠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投往英国的一家短文期刊《电子快报》,因为是一家以“快速发表”著名的快报,只有“录用或者拒稿”两种结果,加之这是武楠第一次用英文从事专业论文写作,因为语言习惯和描述问题的思路不一样,英文文章写作方式不同于中文文章的写作方式,因此武楠面临的压力很大。一开始他阅读了大量国外发表的文章,看别人的论文是怎么架构的,然后按照别人的架构将自己的内容写进去。追忆论文发表的过程,武楠说:“写一篇文章就像完成一次挑战,把问题讲清晰透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还要对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水平、国际化的科研论文。”

    目前,武楠已经留校工作,除了科研工作外他还从事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工作,讲授《数字通信原理》和《高等数字通信》课程,有时候也会带领低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参观实验室,培养他们对科学工作的兴趣。在从教方面,武楠希望自己能够将理论讲清楚讲扎实,同时帮助同学们将书上概念的理解更深一步。每每讲课前,武楠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查阅资料,准备课件,设计好上课的每一个环节,甚至在睡觉时他都会在脑子里将第二天讲课时的场景一一演习一遍才能安然入睡。在武楠的记忆里,北理讲台上那些名师们的风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宝俊老师的循循善诱、罗伟雄老师的风度翩翩等等成了他日后时常回忆起的教学楷模,在这些老师的身上他看到了为教的激情,为学的严谨,为人的真诚与坦荡,激励着他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用知识点亮学生们的思想。

师生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是一个依赖导师又在某一个方面超越导师的过程。从2003年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到之后的硕士、博士,武楠师从匡镜明教授如今已有十多个年头。对于武楠来说,匡镜明教授不仅是导师,更像是自己的一位“严父”,在自己的求学和从教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指引自己攀登更高的科学山峰。

    作为一名国内外知名的移动通信技术专家,匡镜明教授长期在通信工程专业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匡教授在数字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及无线通信领域所做出的突出成绩,使他所领导的北京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为国际数字语音编码评测单位。从1961年进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读书,1988年于西德西柏林工业大学电子系通信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母校任教以来,匡教授已与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50多年的深厚感情。在2004年做客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时,匡教授说道:“在这里(北京理工大学)待了这么多年,我非常热爱这个学校,我总觉得我自己的一切都是这个学校给予的,一直是学校关心和这个学校培养了我,我应该很好地为这个学校服务,我希望这所学校办得越来越好,所以我不愿意离开这个学校。”如今,匡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仍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每天工作时间仍不低于8个小时,继续带领十余名博士生在通信科学的前沿领域不断追寻与探索。在采访中,匡教授说:“从1993年担任博导以来,现在我指导的已经毕业的博士生大概有60多人了。”

    在谈到匡教授对自己的帮助时,武楠讲道:“匡教授曾留学德国,有着德国人的严谨和务实,对我们非常负责,当然要求也相当严格。我们一般的博士生每1-2个月都要向匡教授作汇报,而我在准备优博论文那段时间,需要每周向匡教授提交一次书面报告,向匡教授汇报我的论文写作进程。匡教授会非常认真阅读我的报告,并悉心指导我的论文写作。大到逻辑框架,小到标点符号,匡教授都会非常认真地修改。”

    在武楠的印象里,匡教授为人和蔼可亲,但是对待学术问题却异常严谨,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武楠在采访中表示,匡教授经常教育他们要坚持学术的严谨、要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国家的重大需求相结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且研究成果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事实上,在每一项实验中,武楠也一直谨记匡教授的教诲,时刻鞭策自己前行。在回忆起匡教授对自己的帮助时,武楠讲述了一个令他终身难忘的小故事。2011年,武楠博士论文答辩前,按说需要将论文提前两个月交由导师审核,然而由于武楠反复修改误了时间,最后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才将论文交给匡教授。当时匡教授很生气,因为论文的修改事关重大,加之时间紧迫,确实是耽误不得。值得一提的是正值五一小长假,匡教授放弃整个假期帮助武楠修改论文。一篇170多页的论文,匡教授详细阅读,仔细修改,并且作了细致的标注。提及这段难忘的往事,武楠的言语间透露着感动与内疚,停顿片刻后,他说道:“匡教授真的是整个劳动节都在‘劳动’,这件事我心里一直特别过意不去,匡老师的精神很让我非常感动。”

    在采访中,谈及自己的爱生武楠时,匡教授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刚开始见到武楠时,就觉得他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基础也比较好。这么多年来,武楠一直非常刻苦勤奋,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且能够坚持下去。他很热爱科学,能够抓住科学发展的前沿。”读博士的这几年,武楠在匡教授的带领下,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课题的研究,也获得了多次出国开会学习与访问交流的机会,对于自身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匡教授强调,培养一名优秀博士生,不仅要靠导师,更要靠学校、研究生院及学院的支持和帮助,正是因为学校为博士生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国际化平台,才让他们在求学时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研究问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武楠的导师,多年来, 匡教授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让武楠受益匪浅。师从匡教授,武楠学到的不仅是治学的严谨,为人的清正和工作的勤勉,他还积极汲取匡教授的教学理念与经验,不断更新自我观念,希望在未来从教生涯中为母校的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庸无常生活中总有很多闪闪发亮的人,他们将青春变成了一种信仰的存在,用他们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但是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换来了这样一个闪耀的人生。

    武楠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
   
    或许与科研恋爱,就注定选择了孤独与坚持。但在这条清苦的小道上,武楠一直秉持着无私奉献的探索精神,一心一意做好每个项目,一点一滴积累科研成果,改变着未来的科技样态,也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