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北理】军工科研有红妆,巾帼何曾让须眉


——记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姜春兰


  新年伊始,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众多发明奖获得者中,一位女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北京理工大学从事兵器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机电学院教授姜春兰,由她主持完成的“某串联攻坚系统技术”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因热爱而执着 因执着而收获

  武器系统、枪炮弹药、爆炸毁伤……好像历来就是男人的领域,“战争让女人走开”是人们心中善良的共识。姜春兰从1979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导弹战斗部专业开始接触弹药至今已36个年头,在她身上看不到所谓“冷门专业”带来的发展受限,更看不到女性对危险行业的畏难心理。谈起弹药专业,姜春兰津津乐道,充满自豪感。长年的工作经历让姜春兰认识到:“弹药学是一个应用性极强、融合多个学科的专业,既需要深厚的数学、力学基础,较宽的专业知识面以及丰富的工程应用背景,又需要对武器系统、行业发展的前瞻性眼光。弹药行业是一个人值得用一生去学习去研究的领域。”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83年,姜春兰以优异成绩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爆炸力学、爆轰学家丁儆教授及著名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专家、我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徐更光教授。姜春兰在两位德高望重、学术精深的大师身边耳濡目染,对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想与责任高度认同,并在学术研究的目标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得到了老师严谨的指导。她浸染在北理工浓厚的国防研究氛围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中,这一切无不深深影响着她,让她立志献身于这一危险而又艰苦的行业。

  1986年,姜春兰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爆炸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3年,姜春兰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8年,35岁的姜春兰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课题组负责人。与此同时,她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深造,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多年来,姜春兰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项和20多项国防发明专利授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取得多项学术成果,获得了多个先进称号。2000年,年仅38岁的姜春兰被评为教授,成为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

  在弹药专业老一辈教师的影响和带动下,姜春兰主动深入实际,与军方、兵工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联系,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直接为工厂服务。在偏远的山沟里、嘈杂车间中、荒漠试验基地上为中国的军工事业紧张忙碌着。这期间,姜春兰也在实践中获得了最宝贵的弹药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流程、实际装配、野外试验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她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以及严谨、认真、执着的责任心,逐步奠定自己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校企联合  攻坚克难

  这次获国家发明奖的“某串联攻坚系统技术”是针对我国新一代机载武器平台的主装备弹药而开展的创新研究,系统功能复杂,涉及到爆炸毁伤、内外弹道、材料、结构、系统控制及总体匹配等多项关键技术,需要众多理论与技术的支撑。虽然这些年姜春兰在弹药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面对国家重大装备的迫切需求,面对这么多需要攻克的难题,她和她的课题组都感到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侥幸心理。在项目研究的初始阶段,她们就预想了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扎实做好每一项单项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同时做好系统顶层设计,做到合理匹配,尽可能少走弯路。

  姜春兰和她的团队感受到的另一种压力就是行业内的竞争。由于该项目的重要军事背景,整个研究过程中都伴随着不同单位的激烈竞争。姜春兰和她的团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意识,提出了全新的技术路线,通过校企联合攻关,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最终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回想10多年的研究历程,姜春兰和她的团队有太多感慨。这个项目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她忘不了在项目研究初期蔡汉文、马小青等老一辈教授的传、帮、带,忘不了在项目研究的技术攻关阶段,孔径太小、散布不均、速度不足等难题经常让大家感受到“无路可走”;更忘不了在项目处于工程化关键时期的那一年,由于技术瓶颈难以突破而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团队的王在成老师回忆说,“那段时间,团队的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姜老师。一次次往返靶场,在候车室里、火车上,她从未停止思索,时不时和我详细讨论解决难题的技术途径,有些灵感就是在旅途讨论中产生的。”伴随着逝去的青春,姜春兰无数次体验到“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起伏与波折,但她依然乐观坚定。在她看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都是原始创新的机会和基点,闯过去就是新的成功。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复杂的集成系统,需要多家单位的密切配合。姜春兰和她的团队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依靠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优势,攻克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关口。姜春兰教授谈到:弹药技术是一门基于众多理论支撑的实用化技术,仅仅依靠试验模拟和仿真计算不可能形成满足武器装备需求的实用化技术成果,只有与相关企业深度融合,才能把学校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创新思维快速转化为实用化技术。回想该项目的研究历程,正是由于有学校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协作,才使教师的理论分析结果、创新思路和技术路线得以快速转化为工程化设计,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试验验证。随着项目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团队也像“滚雪球”一样扩大,在研究后期形成了由学校技术牵头、5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企业参与的创新研发团队,这支团队一直合作到产品设计定型并形成批产装备。事实证明:“某串联攻坚系统技术”的成功是校企团结协作的成果,是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成功尝试。

  面对挑战  巾帼不让须眉

  敢于面对挑战的人,遇到的挑战从来都不会比别人少,更别说是一位集妻子、母亲、女儿、儿媳、教授、军工项目课题组负责人于一身的女性学者了。这些年,姜春兰不知牺牲了自己多少业余时间。为了技术攻关和野外试验,她常年奔波在学校与合作单位、试验靶场之间。一个个酷暑,一个个寒冬,从太行山脉、渭水之滨,到茂密的北国森林,再到荒凉的戈壁大漠,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千差万别的野外工作环境对一个生长在城市的女性而言,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十几年中,姜春兰巾帼不让须眉,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她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项目正处于新概念和新原理的探索时期。小兴安岭深山中的某野外靶场距离城镇有三个小时车程,那里当时没有电话,也没有无线信号,零下二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间只有几排砖房,一个值守的老大爷和几条大狼狗。每次去做试验,除了试验装备和器材外,还需携带生活必需的柴米油盐。茫茫群山之间,一群科研工作者在厚厚的雪地里忙碌着。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姜春兰和她的团队穿梭于密林中寻找需要回收的试验弹,眉毛上都挂满了霜花。一次,在丛山密林中,一车十几人因木桥断裂差点翻入数米深的冰河里,又碰上车辆发动机皮带断裂,险象环生。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冰天雪地中,他们只得固守待援,大家不停跑动,捡拾树枝生火取暖。等到半夜凌晨一点才被救回靶场,靶场职工细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宵夜,团队犹记得,那一大盆清水煮面是他们十几人吃过最香的美食。

  春秋寒暑,岁月流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姜春兰和她的科研团队共同努力下,“串联攻坚系统技术”现已成功应用于多型武器装备中,成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独有的国防利器。

  发展新型装备、铸就强大国防是大国地位的基石,是缔造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后盾。姜春兰和中国军工战线上的北理工人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为了国家强盛这一共同目标而奋力拼搏,追寻北理工“延安根、军工魂”蓬勃发展的根脉,将“国防情、北理梦”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国防事业,光荣属于千千万万长期在一线默默奉献的他们。让我们记住他们,并和他们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