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与素质教育名家思想”座谈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afd90d69908940fd95cfb2b7c3e967e7.png

5月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联合清华大学举办的“教育家精神与素质教育名家思想”座谈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座谈会特邀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出席。清华大学原校长助理、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原常务副主任李树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庞海芍等参加座谈。座谈会由胡显章主持。

周远清强调,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它的精髓、特点和魅力在于以“中华文化”作为遵循。尊重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做好素质教育思想研究,对弘扬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意义。王义遒认为,通过历史总结可以发现,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思路、教育做法是通过勤恳的教育实践和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成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接班人。通过素质教育名家思想研究,可以在其中探寻“无声”的教育规律。胡显章谈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素质教育开拓者和推动者通过认真思考、积极实践,使大学素质教育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这些成果和他们身上体现的教育家精神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提高大学师生的素质、实现教育强国有重要意义。李树勤提出,讨论教育家精神与素质教育名家思想,重点应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作用或者持续起作用的老一辈的精神和思想上。他们所倡导和执行的内容,是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切实有效的教育理念。马陆亭认为,教育家起于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思想,以思想滋养教育理论。他将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阐释为教育家要“具有大情怀、体现高情操、致力深耕种”。庞海芍谈道,在中国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实践、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素质教育思想的引领者,素质教育实践的推动者和探索者,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了继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学素质教育分会将陆续推出一批“素质教育名家名言”,大力宣传富有中国特色素质教育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63da7fff27dd41c486f4028881dba700.p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教所副所长王静修,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副主任程钢,教务处副处长程曦,教师代表张丹、苑羽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代表胡姝、曾妮、隋艺等参加座谈。与会嘉宾展开深入交流,为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推出“素质教育名家名言”献计献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