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校史网» 校史研究

从雷达岁月到信息时代 ——记不断发展壮大的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这里,研制了中国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诞生了中国电视第一频道;这里,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这里,培养出3位院士、2位部长、3位重点大学校长、数名将军和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这里,是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学院的建设宗旨和办学特色。

  献身国防 英才辈出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1953年应当时国防建设急需建立了雷达设计与制造专业。1956年建立无线电工程系,1971年更名为电子工程系,2008年底重组为信息与电子学院。

  这里是我国首批建立的从事雷达、遥控遥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是苏联专家援建的重点单位。苏联援助的大型雷达中,有三部放在学院。这里培养了新中国雷达专业的第一批地方院校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专家,毛二可院士、柯有安教授、王小谟院士和吴一戎院士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这里参与论证了由张直中院士倡导的我国最早的相控阵雷达,团队中诞生了张光义、贲德、毛二可等院士。

  从建立伊始,学院就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在新中国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毛二可院士指导学生

  院士领衔 精致教学

  说到教学工作,不能不提两院院士、名誉校长王越,他是国家级教学名师,承担过教育部“21世纪高层次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教改项目,担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主任。王院士虽已78岁高龄,还坚守三尺讲台,牵头一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讲一门本科生课,每周2次,每次3小时站着上课。在老校长引领下,全院上下倾心教学,形成了名师荟萃、教学两旺的局面。学院现有两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罗伟雄、罗森林、韩力等北京市教学名师, 10门国家 (市) 级精品课程,多部国家 (市) 级精品教材。

  在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上,学院更是锐意进取,改革先行。1994年建立信息类教改实验班,1997年打破专业界限,按“信息工程”大专业招生,1998年建立“信息对抗技术”本科专业,2001年实施“本硕连读”,2008年开设“电子科学技术”双语班,2009年开始招收信息工程“本硕博连读”班。王越院士积极倡导拓宽本科专业面、提倡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和信息安全全国邀请赛等赛事,创建 “信息安全与对抗”学科,其成果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05年)、一等奖(2001年)和二等奖(2009年)。

王越院士与上课学生在一起

  学院拥有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校8000人次本科生,开设6门专业基础理论课、20多门实验课,实验量约23万人时/年。学院十分重视实践创新,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中,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索尼杯”。2010年在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院20个队获奖,17个队获一等奖,名列北京市第一名。

 

教学成果丰硕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尖端科研 引领未来

  学院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涵盖八个二级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有两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毛二可院士是著名雷达专家,是雷达专业第一届毕业生,醉心于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的研究,对我国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现在还在自主创新提出多种新体制雷达,带出了一支有6名教授、8位博导、年均经费7000万元、近50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七大代表,他带领的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在2009年评估中排名第一,获得“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前任校长匡镜明教授带领现代通信实验室瞄准国际前沿,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关系。1992年他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1997年,瑞典首相佩尔松访华期间,北京理工大学与爱立信公司的国际合作计划被列入两国政府合作备忘录。1999年双方又合作建立了“数字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在宽带移动通信、语音信号处理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该项目是首次用我国的知识产权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北京理工大学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国际数字语音编码技术评测单位,是唯一的高等学校和唯一的中国单位。目前,这方面的合作研究已扩大到芬兰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北京理工大学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学院既有王越、毛二可、匡镜明等老一辈知名学者,又有龙腾、陶然、盛新庆、吴嗣亮、吕昕、仲顺安、安建平、刘志文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授,还有曾涛、孙厚军等一大批青年才俊。院长龙腾从事新体制雷达与实时信息处理的研究,是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技术首席, 863专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陶然从事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指导的博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长江学者盛新庆从事计算电磁学及应用的研究,发表的多篇高水平论文被国内外著名学者广泛引用。吴嗣亮教授14年如一日研制脱靶量测量系统,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2009年获得国防科技发明一等奖。

  经过近60年的发展,学院学科方向从雷达技术发展到通信系统、信号处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技术、生命信息、电路与系统、复杂信息系统、电子对抗、卫星导航、航天遥感、空间遥测等学科及其应用领域,形成陆海空天、军民两用的新格局。过去,老一辈白手起家,开创雷达事业。现在,学院按照学校“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秉承“创新、团队、开放、争先”的发展理念,教学科研并重,朝着高水平、国际化方向,激情进取、争创一流,科学发展、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