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成就巡礼|把握科学治校规律,绘就时代发展新篇
发布日期:2025-11-17 供稿: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 摄影:党委宣传部
编辑:吴楠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编者按】2026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将召开第十六次党代会。为全面展示学校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就,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奋进 鼎新》高质量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激发全校师生团结奋斗、矢志一流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今天推出系列报道首篇《把握科学治校规律,绘就时代发展新篇》,全面展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

十一月的北理工,银杏鎏金,丹枫似火。建校85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余音未歇,校园里又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思想的伟力正加速转化为奋进的行动自觉,为学校擘画“十五五”发展新篇凝聚磅礴力量,注入不竭动力。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扩大学习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学校党委全面总结办学传统、育人规律、治校方略,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开放共享、坚持绿色转型”六条重要办学规律,引领实现“三年成形、五年成势、七年成态”的跨越式提升,推动办学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格局性变革。学校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平均跃居全球第189位,较2017年提升353位,稳居“双一流”高校第一方阵前列,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平均位次增长图
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学治校的根本规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优势,是北理工自延安创校起就熔铸于血脉的红色基因,更是学校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与鲜明底色。
五年来,学校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传达与督办落实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学校连续在北京高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中获评“好”的等次,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抓实党的领导,定的是根、稳的是魂、立的是势。学校坚持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持续提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效能。通过党委全会和常委会会议谋全局,校长办公会议抓落实,党群工作会议、院长部(处)长联席会议督成效,构建起强有力的指挥中枢。指导基层党组织完善议事规则,形成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确保党的领导贯通到底。

在2025年9月的阅兵中,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深度参与了多个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的核心装备研制工作,以虚拟仿真技术提供服务保障,参与合唱献礼、志愿服务等工作

“挺起民族的脊梁——党领导的人民军工”主题展览
擎旗奋进,气象一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学校事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功推动珠海校区回归办学初心;在2026QS亚洲大学排名中首进内地高校前十;在九三阅兵中参与装备研制及保障的深度与广度居全国之首;文博中心、人民军工展、国防文化主题广场等地标相继落成,“创校元勋”“初代大师”“三代人”等精神血脉薪火赓续,“红色育人、强国铸器”的文化气象浸润人心。
坚持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的方法规律
实事求是,是北理工办学八十五载始终恪守的思想信条,是学校把握规律、破解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办法。五年来,这把“金钥匙”不断开启通向一流大学的新大门。
思想引领行动,认识照亮实践。学校党委高质量开展四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在全国高校形成示范引领。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上率下,二级党委、基层党团支部层层联动,理论学习蔚然成风,思想共识不断汇聚。学习成果获《求是》《人民日报》等权威刊物发表40余篇,持续推动思想自觉转化为治理效能。

学校党委研提并大力实施“科学的治校理教”,推进绿色教育变革,树牢“以教为先”导向,厚植“潜心恒心”教育科研文化土壤,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一批制约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寰宇+”2.0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接连突破,院士增选不断线,获评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入选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北京理工大学独捧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史晓刚、全国最美大学生、“未来女科学家”获得者宋哲、全国最美大学生获得者刘烨瑶
尤为可喜的是,实事求是的种子在育人一线结出硕果。学校首捧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3名学生荣获“最美大学生”“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毕业生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每年约三分之一学子选择投身国防事业。“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成为新时代北理工人强军报国的生动注脚。
坚持守正创新是螺旋跃升的动力规律
守正创新,是北理工人对使命的执着坚守,更是对时代呼唤的深刻回应,这种办学智慧已经熔铸成学校在风雨征途中的独特发展定力,引领着北理工在变革大潮中破浪前行。

“矢志强国、坚韧无我——坚定走好党领导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之路”专题展览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2025年金秋,校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办学道路专题展的启幕,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办学本源的深度追寻。学校深入挖掘自然科学院时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实践源流,深刻回望“红色育人、强军报国、创新发展”的初心来路,大力弘扬学科“三代人”大师文化,擦亮“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红色标识。这份对传统的珍视与弘扬,正是守正最生动的写照,为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在珠揭幕
守其正,创其新;持其本,开其末。五年来,学校深入实施有组织的科研管理改革,推动“四大”模式向“四新”模式迭代升级。聚焦新质新域,中国复眼、中国蓝眼等一批大国重器加快布局,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相继获批,NSC论文接连突破,承担全国高校单体经费最大科研项目,以学域生态推进海洋、气象等学科交叉拓新,揭牌成立北理工附属医院,大踏步进军医学技术新领域……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突破,在突破中引领,创新之力,正在北理工发展的各个维度迸发澎湃动能。
坚持统筹兼顾是高效治理的平衡规律
办学如弈,重在谋势。统筹兼顾不仅是工作方法,更体现治理智慧,要求学校在多元目标中把握平衡,在繁重任务中保持定力。
2025年5月,学校成立重大项目计划委员会,打破教育、科技、人才间的体制壁垒,激发基层教学科研单元活力。多校区一体化布局同步深化,京、珠、雄三地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办学格局加速形成。

系统增效见功力。五年来,学校推动学科建设“强强交叉、强弱融合、以强带弱、弱弱抱团”,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系统跃升”转变,物理学新增入选“双一流”学科,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智能科学与技术跻身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前3名。学校坚持“一流培养一流”,本科理科生源连续4年稳居全国高校第一阵列,连续四年新增国家级人才破百,高层人才占比不断提升,3位外籍教师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海内外英才近悦远来,构筑起支撑学校再攀高峰的强劲引擎。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政府友谊奖新井健生、弗兰克·贝伦特、亚历山大·斯杰里马赫

攥指成拳聚合力。2025年9月,全新师生服务大厅揭牌启用,“一站式”服务持续升级;校领导牵头跨部门协调已成常态,仅2025年上半年即召开协调会80余次,推动资源配置、交叉联合等重点难题高效突破。如今的北理工,治校有纲、执行有道、协同有序,处处都是动力源的治理新生态正推动学校事业列车全速前进。
坚持开放共享是互利共生的合作规律
开放共享,彰显大学的格局与气度,也是北理工链接全球、服务国家的必然抉择。五年来,学校在交流互鉴中拓宽视野,在合作共赢中凝聚力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办学新格局。

主办数字经济和绿色协同发展高层政策对话会
以战略远见开辟全球治理新路径,北理工在国际舞台留下了扎实足迹。2021年成立国际组织创新学院,为师生参与全球事务打开新通道;作为内地唯一高校获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机构,在环境治理议题上赢得话语权。这些布局既立足当下,更着眼于未来。

开放,是办学必须坚守的境界。这种境界,既体现在持续深化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战略协同,推动异地机构融入区域发展,也体现在“延河联盟”扩容提质,不断强化育人联动;既体现在北理鲍曼联合学院稳步建设、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高质发展,更体现在与全球81国400余高校建立深度合作。“留学北理”品牌以全国首个A+等级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标志着学校开放办学迈向质量引领新阶段。
五年来的实践深刻昭示,开放是开源,共享是共赢。北理工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共享中凝聚力量,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注入持续活力。
坚持绿色转型是集约永续的发展规律
绿色转型是办学理念的深刻革命,是高等教育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北理工卓越一流、永续发展的灵魂所系。

学校以破局之姿将人工智能确立为教育变革核心引擎,将2025年定为“人工智能年”,高起点建设人工智能学院,推动全链条智慧变革重塑育人范式。相关教育实践登上央视《焦点访谈》,展现了北理工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形态根本性变革的坚定决心。
学校正深入论证实施“3+1+X”超常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以“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早接触科技前沿”为路径,推动学生从“会学习”向“会创造”转变。通过精准识别特殊潜质学生、优化资源配置,真正践行以人为本、高质高效的绿色教育理念。

艾比特应用场景
从智慧校园到绿色校园,办学品质经历系统变革。五年来,“智慧北理”让治理更精准,全周期预算管理让资源更高效;5万余平方米的绿化改造助力获评“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达标校”称号,环境育人从蓝图走向现实。这些转变看似悄然无声,实则蕴藏着办学理念的深刻蜕变,展现出一所大学作为文明高地的时代担当。



漫步北理工校园,国防科技园流光照影、巍然耸立,北湖波光潋滟、银杏金黄,弘毅楼群的异木棉绯云盈枝、竞相开放。从北京中关村、良乡,到珠海唐家湾,一个个鲜明的校园地标,延展出一所大学的崭新格局与宏阔气象。
作为荣膺“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使命之校,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不断深化办学规律性认识,深刻把握发展的时与势,凝聚师生之志、激扬奋进之力,加速迈向世界一流、献力强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