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教司评估处调研工作组来我校调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
发布日期:2004-09-23 阅读次数:
2004 年 9 月 22 日 ,教育部高教司评估处唐仁春、曹义孙、陈旮境三位专家来我校调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我校积极配合上级专家组的调研工作,并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调研汇报会。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李志祥常务副校长、教务处庞思勤处长、闫达远副处长及各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会议由教务处庞思勤处长主持。
9 月 22 日 上午,调研组的三位专家分别与我校教务处及各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 20 位教师代表、 20 位学生代表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召开了三个座谈会。下午,专家们随机抽查、审阅了我校 58 个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最后,专家们就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反馈意见。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评价:
- 学校各级领导重视,管理规范,管理文件齐全。
- 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可较好地监控教学质量。
- 教师虽然工作量大,但认真负责,评阅论文细致。各专业充分利用资源,克服种种困难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
- 许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结合科研、结合实际,真题真做,直接转化为产品。
- 联合办学形式多样化,国际合作趋势很好。
- 毕业设计(论文)装订、打印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布合理。
二、存在问题:
- 教学资源紧张,生师比不均衡。各专业、教研室之间,生师比差异较大。部分专业场所紧张,少数同学在宿舍做毕业设计(论文)。
- 有些教师责任心不足,选题不恰当、指导不到位、评分要求较松。
- 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一定的抄袭现象。
- 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率较低。
三、意见建议:
- 严把审题关,争取早定选题。
- 实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入制”,重修、补考门数过多的同学不允许做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实行“中期预警制”、“准出制”、“淘汰制”。
- 创造条件缓解教师人力、经费、场地紧张的压力,控制生师最高限,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 进一步加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监控。
- 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
专家们以上几方面的意见应该说中肯、客观。希望各学院对照自查做好今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教务处
2004 年 9 月 23 日
常务副校长李志祥
教务处庞思勤处长
教务处闫达远副处长
调研组组长 唐仁春老师
调研组成员 陈旮境老师
调研组成员
专家组、教务处领导及各学院教学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