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黄婧睿:以卓越为笔,书写青春答卷


1_副本.jpg

她勤学善思,追求卓越,五个学期平均学分96.2,GPA达4.0,所有课程优良率100%,以排名第1的成绩彰显实力;她知行合一,逐梦竞赛,揽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A类)一等奖、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2次当选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2次荣获国家奖学金、5次获得北京理工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以卓越表现诠释青春担当,她就是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书院本科生黄婧睿。

源于对未来智能交通领域的向往,毕业于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黄婧睿,在高考后坚定地将目光投向了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的红色基因、深厚的工科底蕴以及在前沿交叉领域的卓越声誉,与她的志向高度契合。最终,她选择进入北理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特立书院,在智能动力与新能源这一紧密关联未来智能交通的专业,开启了本科学习的新篇章。

考到一百分的学习秘籍

微信图片_20250724185850.jpg

初入大学校园,面对扑面而来的密集课程与紧凑节奏,黄婧睿没有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她像拆解难题般剖析大学生活,第一时间向学长学姐取经,将他人的经验化作指南针,制定出一套专属学习计划。从每日作息到学科分配,她的规划细致入微,让自己在忙碌中保持清晰的方向,迅速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为后续的成长筑牢根基。

在黄婧睿的“高效学习秘籍”中,良师就是“武林高手”。以理论力学这门公认的“硬核”课程为例,面对复杂的公式推导与抽象概念,授课老师水小平凭借工整的板书、由浅入深的案例分析,帮她搭建起扎实的知识框架。黄婧睿深知课堂是知识吸收的黄金时段,每节课都全神贯注,边听边思考,同时用双色笔记法记录重点与疑问。课后,她会像拼图般梳理知识点,将老师讲解的内容转化为思维导图,形成一套独特的知识归纳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724185854.png

黄婧睿的笔记

“除了课堂这份‘正餐’,我还会选择‘加餐’。”黄婧睿善于挖掘校内资源,将延河课堂的名师讲座作为知识的“加餐”,通过选修跨学科课程,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正是这种主动探索与多元学习,让她的知识储备不断扩容。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学期GPA 4.0、专业排名第1、九门课程满分、十七门课程斩获年级第一……这些亮眼的数据,正是她科学规划、善用资源、深耕课堂的最好证明,也是她用行动书写的“考到一百分的学习秘籍”。

目标是科研的星辰大海

大一时,黄婧睿凭借优异表现,成功入选北理工特立书院特色班。看到北理工无人赛车团队在国内外赛事中不断刷新纪录、摘得桂冠,黄婧睿内心的科研热情被彻底点燃,她渴望在这片领域留下自己的探索足迹。

微信图片_20250724185857.jpg

黄婧睿(右三)获特立书院本科生优秀学术表现奖

黄婧睿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双向奔赴”的。通过参加《智能自主无人车》等前沿学术讲座,她爱上了多车智能编队控制,并将其作为科研方向付出努力。她主动出击,联系相关课题组,一头扎进智能网联车辆队列协同换道研究。初入实验室,复杂的软件工具和算法结构如同一座座高山横亘在她面前,但她没有退缩。遇到难题,她就向导师和学长学姐虚心请教;为调试程序,她常常在实验室奋战到深夜。经过无数次尝试,她终于成功搭建起基于车路云一体化架构的自动驾驶仿真系统,创新性提出动态正序异步式换道算法,并在CARLA仿真平台上完成严格验证,显著提升了车辆编队行驶的效率与安全性。这份亮眼的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IEEE Chain期刊,还被选为封面文章,同时也为她赢得了特立书院本科生优秀学术表现奖。

微信图片_20250724185901.png

“当前的成果只是科研长途中的一个驿站,在智能网联汽车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还有无数难题等待攻克。”未来,黄婧睿将继续深耕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在多车协同决策领域持续探索,用科研成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用化铺设更坚实的道路,向着科研的星辰大海不断远航。

收集学科碎片才能拼出全能拼图

在学业与科研的主线之外,黄婧睿始终在主动收集不同领域的“学科碎片”,精心拼合属于自己的全能拼图。她主动拓展课程以外的知识体系,自主备赛、多线并行,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词达人杯”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次)、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微信图片_20250724185904.jpg

“帮助他人成长是拼图的粘合剂。”成为“以赛促学”开放实验室的分享主讲人后,黄婧睿把自己总结的备赛策略、资源整合方法倾囊相授,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走得更远。通过分享经验,她不仅巩固了自身知识体系,更在交流中收获新的启发,让拼图的每一块都更牢固。

微信图片_20250724185911.png

在社会服务领域,黄婧睿同样将个人兴趣转化为有价值的“碎片”。作为有十余年绘画自学基础的美术爱好者,她在“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项目中,为小学生线上开展美术课堂,用绘画启发孩子的创造与想象力。她还在思想政治实践课题中调研红色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进行数据分析,为高校思政实践注入真实社会观察视角。

“北理工给予我最重要的,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北理工,黄婧睿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在实践中慢慢靠近理想中的目标。对于即将进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子,她说:“每一份扎实的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回馈你。愿你以平静之心穿越风浪,以踏实之步靠近梦想。祝你前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