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
发布日期:2025-10-17 供稿:党委宣传部 崔雨涵、杨青萌 摄影:李新宇
编辑:臧瑞楠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2025年10月16日上午,由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
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卫戍区政治委员朱军出席并作辅导讲话。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出席并致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邹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市人才局副局长杨璞,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宣讲团专家、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学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帆主持。
张军表示,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建校85年来,学校传承“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红色基因,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不断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次宣讲团专家来自新能源智能汽车、科学仪器等北京市重点产业领域,他们将“实干为先”理念融入产业一线创新实践中,展现了新时代产业科技人才的使命担当。他强调,北理工学子要从一线人才代表的奋斗故事中汲取强大精神滋养,成为传承奋斗精神的“接棒人”。学校将更加主动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携手共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京华大地上实现转化落地,为新时代、新征程首都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朝辉,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丛君状,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总监肖平分别以《归航:驶向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征程》《尽精微方能致广大》《软硬一体: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破局前行》为题进行宣讲。
刘朝辉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 “破局之路”,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他结合行业实践案例,通过技术研发突破、产业链协同创新等维度,生动展现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让在场师生清晰看到绿色出行革命背后的科技力量,看到了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
丛君状用通俗的语言拆解科研的技术难点,讲述团队在攻克核心技术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让师生们深刻理解 “精密制造” 如何为高端产业发展筑牢根基,也感受到科研工作者 “于细微处见真章” 的坚守与突破,更体会到科技报国背后赋能关键产业的责任与热忱。
肖平用生动的场景化案例,直击智能出行领域的核心议题,解读了小马智行的技术突破。他结合小马智行的技术研发与落地实践,详细呈现自动驾驶从算法突破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发展路径,展现我国在这一前沿赛道上的创新成果,激发了师生对未来智能交通生活的无限想象。
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革命”,到极低温下的“纳米精控”,再到自动驾驶的“场景破局”,科技先锋们用一个个真实的研发故事、一项项硬核的技术成果,让师生们感受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脉动,现场掌声不断,师生们收获颇丰。